邱小波教授在《自然-免疫学》合作发表封面论文揭示结核分枝杆菌抑制宿主固有免疫机制
邱小波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刘翠华研究员和高福院士及其团队的一项合作研究揭示,结核分枝杆菌(Mtb)通过其分泌的酪氨酸磷酸酶(PtpA)抑制宿主固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结核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在胞内病原菌逃逸宿主固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的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这一研究结果刚以封面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题为“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uppresses innate immunity by coopting the host ubiquitin system”,刘翠华研究员、邱小波教授和高福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邱小波教授长期从事蛋白质修饰降解的功能研究。2013年,他的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Cell)上刊文揭示了作为DNA守护者及表观遗传信息载体的组蛋白的更新机制。
我国普通肺结核患者人数位居全球第二位,而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人数则位居全球首位。目前可有效治疗结核病的药物种类非常有限。固有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中巨噬细胞是机体识别外源病原体入侵的重要固有免疫细胞。结核分枝杆菌作为一种典型的胞内感染菌可逃逸机体的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而得以在宿主巨噬细胞中长期存活,但其分子机制至今尚未明确。
邱小波教授及其合作者的这项研究有助于阐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致病的机制,同时为基于病原-宿主互作界面的抗结核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靶点。重要的是,该研究发现宿主中的泛素可激活PtpA磷酸酶活性。泛素是真核生物中一种关键调节蛋白,可调控蛋白质降解及酶类活性等,其发现于2004年获诺贝尔奖。PtpA的泛素结合区域与泛素相互作用,促进JNK和p38 的去磷酸化,从而抑制宿主细胞因子表达,最终促进分枝杆菌在宿主胞内存活。此外,经泛素激活的PtpA还可促进膜融合相关蛋白p-VPS33B的去磷酸化,抑制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中的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最终抑制巨噬细胞对细菌的清除作用。PtpA泛素结合区域与真核细胞中的任何蛋白都不具有同源性,因而可能作为潜在的特异性抗结核药物靶点,并将可能有效地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www.nature.com/ni/journal/v16/n3/pdf/ni.3096.pdf